看朋友圈里指点江山的人 们

互联网让世界天涯若比邻,但你选择将信息源锁定在封闭的微信朋友圈。每天大家探讨的话题都出奇一致,朋友圈和“10万+一起,决定着整个城市的话题。

你越来越无法忍受严肃的长篇阅读,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你在鸡汤、八卦、吐槽、搞笑与养生的海洋中,得到指点江山的良好感觉。

红包党、点赞党、晒幸福党、国外度假党、鸡汤党、谣言党、养生党、营销党、健身党、隐身党……你总有志愿要加入某个

于是圈子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营销越来越多,真相却越来越少。

刎颈之交点赞之交,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假装在国外,中国式社交到了今天,朋友圈从饭局转移到了微信……


 

鸡汤党:有一种毒药叫心灵鸡汤

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里,他说:你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什么样的人。对于鸡汤党而言,转发什么类型的鸡汤文,就是什么类型的鸡汤党。

刚刚失恋的少女哀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好女孩,正巧看到闺密分享的《姑娘啊!可长点心眼》《你想要的一切时间都会给你》,深有同感地点赞并转发。又或集平生所学,自制一碗鸡汤:我文身、抽烟、喝酒、说脏话,但我知道我是好姑娘。配上45度角的嘟嘴自拍,寻求一众屌丝的安慰与赞同。

职场新人认真学习《如何当一名好员工》和《一万元如何变成一百万》等旷世佳作后,开启了打鸡血模式;失业者则暗自神伤地默念《心在远方,路在脚下》《多一分挫折,就多一分感悟》,希望自己重新出发。

赋闲的老年人推迟了外出晨练的计划,在被设置为最大字号的智能手机上查看了《你的高度决定了你子女的高度》,大叹好文,热烈地转发到朋友圈和一众亲戚群,并叮嘱子女要好好记下来。

把语录嫁接到名人头上的鸡汤文更是让朋友圈各阶层人士无法抗拒。全能躺枪王白岩松和莫言几乎任何话题都可驾驭,张爱玲和林徽因专攻情感鸡汤,李嘉诚、巴菲特、比尔·盖茨和马云等成功人士则主打励志鸡汤,名人各司其职,读者各取所需。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深谙鸡汤党队伍庞大的弊端,他担忧:刚开始看朋友圈都是朋友动态,可慢慢发现里面有很多心灵鸡汤,这样的信息多了,用户会觉得信息太水太杂,看朋友圈的意愿会越来越低。

红包党:我好像错过了几个亿

春节期间,且不说一群群80后、90后守在Wi-Fi信号发射器边上一边充电一边抢红包,也不说创业公司群里几千几万地撒红包,然后鼓励员工抢完赶紧截图发朋友圈,告诉全世界他们到底有多能造;最让春晚和麻将感到落寞的是,50后、60后一得空就相约围坐,却不是打牌,居然也是在抢红包,每天还规定了散伙时限,人不齐不开局,乐此不疲。爹妈们不顾患颈椎病的风险,戴着老花镜深深地埋入了手中的小屏里,为在2G网速下好不容易抢到的一毛两分钱乐得返老还童。

接龙发红包游戏则让你的帕金森快手癌更快地病入膏肓。原本只是图个高兴,可是情况慢慢地不太对了,当金额玩得越来越大、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且陌生,有的群甚至订立规矩,一晚上输赢几千甚至几万块,有了赌博之嫌,微信红包彻底背离了原本的祝福和娱乐的初衷。

红包也是考验人情的微妙手段。你发红包只是想传递我关心你、我惦记你的心情,可对方立马一个红包发回来,意味着我们没有熟到我要毫无芥蒂地收下你的红包

                            

                              晒幸福党:秀恩爱,分得快

新浪20158月有一项调查,只有一个问题:你觉得该不该秀恩爱?1342名网友作答,六成人说不该秀。这些不受待见的晒幸福党通常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广义上的晒幸福党几乎覆盖全部互联网用户。只要在朋友圈发一张照片表示对当下的生活感到快乐,秀恩爱、晒娃、晒旅行、晒聚会、晒美食、晒心情,等等,都可以算是晒幸福党人。第二,晒幸福党的主力是秀恩爱和晒娃。第三,他们不一定是真的幸福。多项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网友在说到个人生活时,会美化、夸大甚至说谎。晒幸福甚至成了一些人的压力,因为他们不想落后于他人。



                                 营销党:人人都有一个卖面膜的朋友

有网友戏谑: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个卖面膜的杀熟者这句玩笑话道出了朋友圈营销泛滥的实情——因熟人彼此信任,东西容易卖,无数人加入了杀熟行列。

杀熟的微商遇到的最大瓶颈大概是朋友日益提升的智商。当微商变成危商,熟人买卖链条中的信任折损,微商就杀熟不成反自杀。微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在把朋友圈变成商业广场的同时,却缺乏成熟的品牌、售后和维权机制,一个个暴富美梦必将随着一圈圈友谊一同破灭



                                          养生党:所以养生

有被养生节目洗脑的家人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个问题在知乎网上收获了8816人关注、1036个回答,截至201633日,已被浏览279万次。答主们纷纷吐槽被已经走火入魔的家人祸害惨痛经历。从他们的描述来看,这确实是一个神一样的群体:

第一,此群体多为退休人士。退休之后,他们有的是时间,于是把全部精力投放到养生上,对各种养生知识采取了兼收并蓄、不信白不信的态度。

第二,根据养生手法的不同,他们又可以细分为食疗系、药疗系、运动系等派系。食疗系自然就是有利于养生的,多难吃都要吃;不利于养生的,多好吃都不吃——比如吃苹果不能削皮了,因为专家说了,苹果的营养在皮上。药疗系则是从维生素AZ,乃至氢、氦、锂、铍、硼等矿物质,没有哪样是他们不敢尝试的。运动系比较猛烈,手段包括撞墙(据说寒凉体质者可撞出健康,湿热体质可撞掉邪火)、爬行、干擦背、集体呼喊(无限循环喊一些励志口号,如高血压,拍掉啦!)等。

第三,他们在养生的行动力和影响力上是惊人的。

这个神一样的群体在用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可想而知,他们立即化身网络养生达人,对养生话题秒赞之并秒转之,每天少则一条,多则四五条。转给谁?自然是同为养生党的亲朋,还有自家不爱惜身体熊孩子”——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关爱方式。

请善待沦为养生党的家人,他们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养生知识,还有儿女的陪伴。


 

报刊文摘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小小朋友

小小朋友

擅长 艺术•生活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