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亲讲故事(8)“虎帐谈兵生剑气”

            陈子贤常召集父亲与广平、广君、广权等人到他书房听他讲《战国策》。父亲的这几个侄子都比父亲年龄大,父亲与他们关系都很好--虽然他们都恭恭敬敬喊我父亲“六叔”,尤其广平、广君与父亲关系很密切,可说是“少年叔侄当弟兄”。有一次课余陈子贤出了一副上联,要他们几个对下联,唯有父亲对了出来,陈子贤的上联是:“虎帐谈兵生剑气”。父亲的下联是:“龙门论文吐长虹”。有一次广权(陈子贤的次子,子正生)迟到,陈子贤发觉广权抽了鸦片,非常生气,拉开写字台的抽屉取出手枪要毙了广权,父亲见状赶快过去按住陈子贤拿枪的手,喊广平从后面抱住陈子贤的腰,边替广权向陈子贤求情,边严词训斥广权“不应该,不能再犯......”。

         陈子贤欣赏父亲这个小弟弟,常带父亲上山打猎,并且指派随从背着父亲爬山。有一次发现一只豹子,陈子贤一顿机枪扫射,豹子掉下悬崖找不着了。

        陈复初在时,其部下八团二营清一色的陈家子弟兵,装备好,训练有素,勇猛善战,每战必胜。

        距父亲沅陵老家(父亲出生常德)10里处有一个地方名叫三秋水,三秋水有一个大村叫向家村,100多户村民基本上姓向。抗战期间父亲随祖父避居沅陵老家期间常去向家村玩耍,与向家村的望族向富康儿子向庆国成为好朋友。因为陈复初和祖父和陈子贤,因为三秋水所在的利平乡(大乡,相当于现在的区)乡长与自卫大队长(有200多人抢)都是陈家人,最主要因为向富康看好父亲,向富康要他比我父亲大几岁的儿子向庆国与去父亲结为“老庚”,还摆了酒席举行了仪式。

        向家出了一个不肖子孙名叫向理国,30来岁,啸聚山林为匪,奸淫抢掠,六亲不认,行踪又飘忽不定,乡亲们对他是又恨又怕。有一天父亲正在向富康家,有人来报信说向理国带着股匪回家了,要大家小心提防。父亲平时就很痛恨向理国的恶行,这时觉得机会来了,提出就此除掉向匪,得到向富康的支持,商议后便边派人打探清楚向理国的情况,边召集人马,向富康家族听说有父亲出头,很快聚集100多号人枪(刀,枪,梭标,甚至还有捷克式轻机枪),父亲组织指挥他们半夜时分包围向理国股匪居所,一阵拼杀,将十几个惯匪擒拿,向理国负伤后还负隅顽抗,被梭标、乱枪捅死打死。

        那年父亲年龄还不到十五岁。从此威信自生,声名传播。

        “文革”中父亲被打成“反革命”的结论材料写着“......依仗父兄权势欺压百姓鱼肉乡里.......”。

        小时候常听父亲吹箫,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其旋律久久回荡。

        稍长后读李清照的词“......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再大些后唱着革命样板戏“有多少苦同胞怨声载道,铁蹄下苦挣扎......”走向农村。思考父亲。思考人生。

         祖父遗嘱父亲“文到专员武到军长”。父亲20岁即为少校(领章一朵梅花),与陈子贤一样,可望30来岁即领一颗星(少将衔)......

         环境(时代)、教育、阅历等铸造性格、追求,性格与追求(价值观)决定命运。英雄造时势难再,时势造英雄应犹可也。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1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溪水

溪水

擅长 艺术•生活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