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臵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 “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第7-8页
说起赵简子,想必我们大家都不陌生,小时候学过一篇寓言叫《东郭先生与狼》,就讲的赵简子狩猎,追杀一只狼,狼最终被墨家学派的东郭先生所救,后来狼想吃东郭先生,被一农夫所杀,寓言辛辣讽刺了墨家学派的“兼爱与非攻”思想,在对待忘恩负义之辈上,万不可学东郭先生。
另外,赵简子的爷爷叫赵武,我们大家更是耳熟能详,各种影视剧里都有过表现,赵武就是妇孺皆知的《赵氏孤儿》里的孤儿,可以说,如果没有程婴救孤,今天咱也就无从谈起赵简子了。
言归正传。
话说赵简子年纪大了,想要从两个儿子中选拔接班人。
接班人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处理得当皆大欢喜,处理不妥,就很有可能父子相杀,儿子相砍。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我们见得实在是太多了,翻开二十四史,随手拈来,随处可见。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在权利的巨大诱惑下,兄弟之间互相砍杀,那可是眼睛都不带眨巴一下的。
所以,在接班人这件事情上,赵简子很是伤了一番脑筋,在赵简子的两个儿子中,大儿子叫赵伯鲁,小儿子叫赵无恤。两个儿子在赵简子心理印象都不错,一下子不知要立谁,赵简子陷入了纠结中,最后还是想出了一个笨办法,赵简子写一本自己多年经验教训的总结书,亲自送给了两个儿子。
“你们要好好学习体悟啊!”赵简子将书送给两位儿子时,语重心长地说,“不要辜负了老爹的一番心意。”
时间是把杀猪刀,转眼三年过去了。赵简子觉得时机成熟了,谁将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就在今天揭晓了。
赵简子先是去问大儿子:“伯鲁啊,为父给你的书你看得怎么样了?”
这老大伯鲁没想到老爹会来这么一出,张口结舌,一时说不出话来。
“问你话呢?老爹送你看的书看得怎么样了?”赵简子邹起眉头,一脸严肃认真。
“我……我……我还没……没来得及看。”
赵伯鲁感觉大事不妙啊。
“没看啊,很好,居然你不爱看,就把书还我吧。”
这一问还得了,这赵伯鲁不知道哪年哪月就已经把老爹送给他的书丢到九霄云外了,这如今去哪找啊。
“孩儿,孩儿,孩儿把父亲大人送的书不小心给弄丢了。”
赵简子看着自己的大儿子,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叹气道:“朽木啊,朽木啊!”说完就去找老二赵无恤了。
“无恤啊,三年前老爹送你的书,看得怎么样了?”
老大不成器,赵简子原本也没对老二抱多大希望,谁想到这赵无恤张嘴就来,把老爹几十年的得失成败和经验教训说得头头是道,赵简子一听,可高兴了,虎父无犬子呐。
“书还在吗?”
赵无恤毕恭毕敬从袖子里取出书简,毕恭毕敬地送到老爹手上。
这家伙,你们想象一下,春秋战国时代的书籍都是用竹块来做的,一部书那得有多沉,少说也得有个七八斤吧,这赵无恤可是随时带在身上,这样的毅力换成你我压根都坚持不下来。由此看来,想做接班人,还真不容易。
通过这个考核方法,赵简子让赵无恤当上了赵家的掌门人,与知家,魏家,韩家一起轮流坐庄,经营着晋国这个超级上市公司。正是赵简子接班人选得不错,为后来著名的晋阳之战和三家分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春秋的谢幕和大争之世的战国时代拉开了序幕。这是后话,猫叔按下不表。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要学会像赵简子那样,随时注意领导的一言一行,仔细揣摩,用心领会,才能获取领导的赏识。
在现代职场中,不乏赵简子这样的老板,喜欢通过赠送或推荐书籍考察下属,有时候是自己的书,有时候是别人的书自己很喜欢,统统都会让下属去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摸清下属的属性。
当遇到这样的上司,你应该怎么办?
是学赵家老大,还是学赵家老二,想必不用猫叔多说。
上司推荐你读书,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很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的事情,有可能他(她)想提拔你,也有可能想考验考验你的学识与领悟能力。而且上司推荐的书,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产物,举个例子,同样的一本书《这是我们的船》,如果是公司一把手推荐,那意思就是说要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把自己当成公司老板,与老板一起共进退,与公司一起共存亡。如果换成一个部门的上司给你这本书,那意味就有些不同了,有可能是前面说的这种意思,也很有可能是要你紧密团结在以他(她)为领导核心的部门里,一致对外,拧成一股绳,在跨部门的业务合作中能统一思想,统一步伐,结成统一战线,做到一条心。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部门,也能防止你被别的部门撬走或者被别的部门使出无间道。至于具体的指向性意义,需要你去审时度势,用心揣摩。虽然中国老话说,上意南侧,但你因此就不去琢磨,那你就会被上司孤立,成了部门斗争的牺牲品。
各位身在职场的朋友,如果你的上司送你书或者推荐某本书让你去读,你除了要用心去读,用心去写读书笔记外,你还要结合实际,用心去琢磨,如此方能像赵无恤那样得到赵简子的重用。
各位职场朋友,如果上司推荐你去读某本书或者送你一本书,你要小心了,这里面有很深的意义。
当然,也有单纯地就是想跟你分享某本好书,或是单纯地就想送你一本书的上司,但是谁知道呢。
最后,都跟猫叔说说,你们的上司都曾赠或者推荐过什么样的书给你们?好让猫叔也去找来读读。
谁叫猫叔好书如好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