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表:2017-6-10 14:27
作者:江嘉昕(62级)
翟汉英老师(1955年~1958年1月)
《忆秦娥.马榴岗》
马榴岗,
古海岸边山岭上。
山岭上,
层林青黛,
好似绿浪。
春来秋去日悠长,
梦里读诵声声朗。
声声朗,
不觉乍醒,
泪飞惆怅。
【幼儿园】
一、中南海军沙面幼儿园:
1、建园时间:
筹备建园: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至一九五三年一月(春节前)李墨林领导卢玄北(保教干事)几个人筹备建园工作。园址位于广州沙面大街26号台湾银行旧址内
正式开园(开学)
一九五三年二月(元宵节后)老师和各地的入园孩子们入园开课。有食堂卫生所等设施,早期并没有分班。
2、幼儿园领导:
1)李墨林园长(主任):
1952.12~1954.7
从1952年12月筹备建园开始。至1954年暑假海鹰小学建校止。担任幼儿园园长。掌管行政领导工作。李墨林带有军职是团级干部,幼儿园学生3届林志勇回忆是老红军。
2)雷鸣副园长:
1953.2~1954.7
1953年2月(过了春节元宵节)随军部由四十四军文工团指导员调到沙面幼儿园担任副园长。专管保教业务领导工作。
至1954年暑假小学建校改任小学教导主任止。
3)政治指导员:刘琦。1953年2月,从四十四军政治部调到沙面幼儿园担任政治指导员。
至1954年暑假建校止。
保教干事:卢玄北。1953年1月份:(春节前)从44军警卫营文化教员调到沙面幼儿园筹备建园。1953年2月份(春节后),正式开园担任保教干事:领导教育员,保育员的工作。1953年5月调到湛江建立海军基地托儿所离职。
教育员和保育员:
沙面幼儿园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还有:喻桂训、何泽英、谢灵贤、吴越家、王南萍、吴淑华(1953~1988)、陈慧敏(1954.5~1985.6),杨乾冰(1953.1~1970.8)。
4)鲁吟副园长
1953年下半年~1954年8月
二、马榴岗海鹰小学幼儿园:
1、第一任园长(主任)鲁吟
任职时间:1954年8月~1954年10月
鲁吟原为20军,转30军,后随夫一起调入中南海军。53年下半年由后勤部的营房修建管理干部调到沙面幼儿园委任为幼儿园副主任。专管小学和幼儿园校舍建设的指挥监督工作。调到沙面幼儿园(保教干事卢玄北回忆53年5月离任时,不知道鲁吟。因此鲁吟最早也是53.5以后到沙面),协助李墨林筹备马榴岗的基建和迁园事宜。据儿子梁曲民回忆:母亲为首任幼儿园主任,刘琦任副主任,任职时间到马榴岗幼儿园基建完成后,五四年冬季调回后勤部,1955年授衔时是大尉,转业时是正营级,后转业广州市五金交电公司任人事科长。幼儿园从沙面迁入马榴岗后,李墨林转任小学校长,鲁吟接任为马榴岗首任园长。其孩子为海鹰2届梁智莉,4届梁曲民,5届梁琳莉,8届梁粤西,9届梁继粤,12届梁春莉。因任职园长时间较短,而且搬迁以前主要工作是基建方面,许多老师阿姨都不记得她了。陈慧敏老师是1954年5月入职幼儿园,并参加过沙面幼儿园当年的六一儿童节活动(见《记忆海鹰3》文),据陈老师回忆,入职时鲁吟已经在幼儿园了。
2、第二任园长(主任)刘琦
任职时间:1954年10月~1959年9月30日
刘琦由44军文工团于1953.2调入沙面幼儿园 ,任政治指导员,副园长。鲁吟园长调走后由副园长升为正园长,一九五九年国庆节前从梯子山摔下因伤殉职,陈慧敏老师和后来的吴淑华园长是现场见证人。女儿4届赵冀、6届赵珠戎,8届赵曼、13届赵小燕在海鹰就读
1)副园长李明:陈慧敏回忆李明是刘琦任内的副园长,时间比较短。
3、第三任幼儿园园长林如儿
任职时间1959年10月~1964年
继刘琦园长升为园长,入园时带有军职。其孩子有8届曾小荃、9届曾小湘、11届曾小电,13届曾小妹
三、石榴岗海鹰幼儿园
1、 第四任园长吴淑华:
任职时间:1964年~1988年
1953年进入沙面幼儿园,入职时带有军职。受过大专教育,是当时不多的高学历者。1958年探家后谈及饥荒,被评为右派,后摘帽,退休前入党(女儿袁芳提供)。
1) 范贤元支部书记
2) 朱太和副主任
其儿子8届郭海涛回忆,母亲是副主任,李毓兰回广州后应该也是副主任,主任是吴淑华,支部书记是范贤元。
3) 李毓兰副主任
1984~1994
在与翟汉英老师的通信中自己曾说:在幼儿园当过园长。应该是吴淑华园长任内做过副园长。8届郭海涛回忆1969年李老师从海口到汕头,同母亲一起在汕头水警区幼儿园,她老伴1984年离休后搬家回到广州,她又到石榴岗幼儿园与我母亲同事了。马大功老师回忆李老师在幼儿园任副园长,兼财务工作。李老师94年退休。
历任其他的园长
88-90 范贤元。90-92郑碧瑶 92-95 于润女 95-98许军霞 98-2004李先英 2004-现在 郑婧。
幼儿园名称沿革
1952 中南海军幼儿园
1954 南海舰队海鹰幼儿园
1969 海军基地机关幼儿园
2001 对外更名:海军广州市海韵幼儿园
【海鹰小学】
一、学校校长的任职情况:
1、第一任校长
李墨林 1954.9~1957.7
1954年建校后,从沙面幼儿园园长调到学校任职。带有军职,早期的学长们回忆,他是团级干部,老红军。建校初期,没有围墙,学校周围很多乱坟岗,有黑衣人半夜从女生宿舍窗口跳出,学生们不敢睡觉,李校长带着手***亲自巡逻,
1957年暑假离职。由舰队转业到地方上某工厂任领导。
1)副校长
周立青
任职时间:1955年9月—至1957年7月
1955年9月从舰队调来担任副校长协助李墨林工作。后又兼支部书记。(建校初期支部里只有李墨林、周立青、雷鸣、刘琦四个人,老师中没有一个党员)她是一名团级干部,舰队田松副司令员的爱人。以后党员增加后改为党委书记。
2、第二任校长
周立青 1957.9~1960
1955年,由舰队调到海军小学担任副校长兼书记。是一名团级干部,舰队田松副司令员的爱人。1957年暑假后,接替李墨林校长升任第二任校长。1960年9月以后王建功到校担任正校长后她就只当党委书记,不当校长了。64年8月离开海鹰和部队到地方工作。
证明材料:
1958年1月寒假前,在方柳青的学期鉴定中,有校长:周立青的印章。教导主任:雷鸣的印章。班主任:林品筠的印章。证明她在1957年暑假后便担任第二任校长。
1960年7月17日在方的奖状中,还有校长:周立青。郭杰的印章。
1960年暑假后周立青只担任书记一职,不兼任校长了(见下图)。周书记其在海鹰就读的孩子有2届田绍玲,3届田绍伦, 5届田绍虹,7届田绍菲,9届田绍刚。
1) 郭杰副校长:
1959.1~1963.5
郭杰副校长
1959年从舰队调来小学担任副校长協助周校长。她是舰队桂绍彬副政委的爱人。
证明材料:
1958年暑假前,只有周立青校长一人掌管校务,力量单薄。郭副校长从舰队调来協助周校长的工作。
1959年7月17日,(59年的上学期)在方柳青的奖状中,有校长:周立青、郭杰的印章。由此证明郭杰由五九年初到校任职。
1960年12月30日,在方的奖状中还有党委书记:周立青。校长:郭杰的印章,此时郭杰是副校长,代校长。
但从61年1月后已看不到证件上再有郭杰的印章了。
郭杰副校长61年以后因病回家休养。暂时离职。其在海鹰就读的子女有2届桂林琪、4届桂林理、6届桂林波、8届桂林瑞、10届桂林珂、12届桂林娜
(1)据郭杰副校长儿子桂林瑞提供,郭杰履历表中记载,1959年1月至1963年5月,在南海舰队海鹰小学任副校长。61年后一直停职养病。64年到湛江后,在市人民银行任人事保卫科副科长。
(2)1959年7月17日。1960年7月17日,在方柳青的两份奖状中,有:校长,周立青的(印章)。郭杰的(印章)。说明正在工作。1960年12月份见到郭杰的最后一份印章。这一学年下学期,已看不到郭副校长的消息。
2)副校长薛敷伍
1958.8~1963底?
薛校长1949年建国前,考入武汉的中南军政大学(***是校长)。 后分配到(广州)中南海军本部工作。1954年调入海军第五速成中学任教(海军沙角基地)。1958年8月以中尉军衔转业并调入广州海鹰小学接替雷鸣,任教导主任。1961年1月27日,在发给方柳青的奖状中,党委书记:周立青,校长:薛夫伍。说明郭杰副校长请假回家养病后,薛敷伍由教导处主任升为副校长,此时应该是代理校长。
3、第三任校长:
王建功 1961.2~1963.12
(缺照片)
现役军人带有少校军衔,其孩子在海鹰小学读书的有:6届王群英、8届王群模、9届王群智、10届王群慧、11届王群力
证明材料:
1961年6月1日的奖状是目前收集到王建功最早的印章
李茨薇老师回忆说,王校长从舰队司令部调来学校,在五八年左右就到校了,但是没有其他证据显示王校长到海鹰的时间。3届田绍伦回忆:王建功校长好像是60年左右来的。我妈妈同时改任书记,不担任校长了。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三十日,黄绍球老师的奖状中还有王建功校长的印章。
王校长在校时间不长但是传闻很多。在采访黄绍球副校长和胡士丽老师时都说,他腿部受过伤,拄着手杖,嗓门很大,脾气也很大;据已经上中学的4届张湘生回忆,4届(1956~1962)是王校长送走的最后一届毕业生,王来海军前是骑兵,他转业到上海市劳动局任政治部主任,1963年去上海时还去王校长家看过他。9届郝育穗和王校长的儿子王群智是同班同学,保持通信数年。8届邵玉峰记得入学第一天(1962年)王校长穿着军装是少校(两杠一星),拄着黑色的手杖(王受过伤,腿部有残疾);9届井耀州看到校长王还带着警卫员,早上扔手榴弹锻炼,警卫员忙着捡手榴弹;还有许多同学说过王校长有手***,有一年当地的地痞流氓跑到学校骚扰,王校长开***将他们赶跑,亭子山的立柱上留下的弹痕就是当时的历史见证,这个故事几乎每一届同学都知道。
(1963年9月1日在给黄绍球奖励证书上。 校长:王建功准团,少校),这是收集到王建功的最后印章。64年1月份就看到薛敷五校长的校长签名了。由此推断王校长不迟于63年12月离任转业去上海。
1)王培德副校长
副校长王培德
1961~1962
王副校长是舰队副司令员齐勇的爱人,8届齐海峰回忆母亲在万虎幼儿园工作时是协理员,1958年到中央电视台学习。到广州后参与筹办广州电视台,为了照顾家庭又调到海鹰小学任副校长,与齐家一直有联系的5届吴继宇回忆,王副校长1962年调回到广州电视台工作,1964年齐勇调任国家海洋局首任局长,王副校长随行赴京,王副校长于2019年5月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其子女4届齐小慧、5届齐小平、7届齐海南、8届齐海峰、10届齐海燕是海鹰同学
4、第四任校长
薛敷伍 1964.1~1968.8(1967年***后,实际上已经靠边站了)
(1964.1~1968.7马榴岗海鹰)
(1)1964年1月,接替王建功校长由副校长升为正校长。
(2)1964年暑假后海鹰一分为二,湛江分校选址在禄塘村。广州石榴岗分校在石榴岗大院内。薛敷伍担任石榴岗海鹰小学校长。
证明材料:
薛校长进入海鹰时间大约在58年9月,曾任教导主任,副校长(见上图)。3届田绍伦回忆薛校长的孩子薛民城和自己同班,后来因受父亲***问题牵连,从广州船舶技术学校毕业, 却被分配到粤北红工煤矿挖煤。 不久调任中学语文教师。女儿薛春华是海鹰小学64级学生(相当于十二届),薛春玲则进入红卫小学读书。
66年6月25月8届六零级学生:张建文的毕业证书上,校长是薛敷伍的印章。这是收集到薛敷伍最后的印章。
据文.革期间参与夺.权(大约是1967年)的海鹰部分高年级学生回忆,***是到薛校长家抢夺学校的公章,因此可以确定文.革期间薛校长仍然是海鹰小学的校长。末任副校长黄绍球老师回忆,接到副校长任命时(大约1967年)校长仍是薛敷伍。之后文.革动.乱,教育机构瘫痪,学校停课,不可能有正式的调动和任命由行政部门发出,推断薛敷伍的任期是到学校合并时止。9届郝育穗回忆夺.权(就是夺大印)是在67年1月,红.卫兵用锄头砸开薛校长办公室抽屉,后来又到家里索要大印。66年底全校均已停课。文.革中由造.反.派成为海鹰实际领导人的张琴回忆说(2018.8)海鹰合并时自己是副校长,校长是薛敷伍。薛校长在海鹰合并后转任新州小学校长,最后回到红卫学校至退休。
1)李毓兰副校长
1965.9~1966年12
李老师建校初期1954年进入海鹰小学,由普通教师,教导副主任升任副校长。8届郭海涛回忆64年离开海鹰时,李毓兰刚刚当副教导主任,当时教导主任是王曼馨。根据黄绍球副校长回忆,李老师***前1~2年,曾经抽点到海珠区教育局开展四.清运动,进入石榴岗后升为副校长,自己是李老师离任后接替副校长一职的。根据李毓兰2011年8月寄给翟汉英老师信件中提到既往的工作经历曾担任过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和书记。3届55级林志勇介绍,李毓兰老师亲口告诉他,在石榴岗海鹰小学当过校长。李毓兰老师女儿邱建红回忆(时年4岁):1965年冬天李老师是随夫离开海鹰小学到海口,在海口水警区育红小学任校长,1969年再去汕头,和郭海涛母亲一同在在汕头海军水警区幼儿园,任园长工作(郭海涛母亲离开时任幼儿园副园长),在汕头住了十三四年。84年回广州后任基地幼儿园副主任,时任园长是吴淑华。
1984年因丈夫离休,李毓兰老师回广州市海军新村干休所时已接近退休年纪,海鹰小学也转入地方已经合并,只有幼儿园仍旧由南海舰队管辖,此时海鹰幼儿园长是吴淑华,范贤元是书记,她们都是沙面幼儿园时期进入海鹰的老同事,8届郭海涛的母亲是副园长,八届郭海涛、小学马大功老师,幼儿园陈慧敏老师都记得李老师回到石榴岗,任幼儿园副园长和负责财务工作至退休。
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李老师只是做过海鹰小学副校长但时间很短,退休前任海鹰幼儿园副园长。***前已经离开海鹰去海南,文.革中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是走资派,不可能有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区教育局也已经瘫痪不可能有新的任命。一般来说大家称谓副校长,常常省略个“副”字,直接称呼为校长,因此也就可以理解李老师的信中提到,曾担任过校长和园长了其实都是副职。至于1995年出版的海珠区教育志提到海鹰校长只有王建功和李玉兰,海鹰小学是南舰单位,不归区教育局管理,并校时正直***,学校几经更名最后迁址,文.革中移交的资料不全,或遗失,或进入档案库中存档,三十年后出版时撰写时并不严谨。
2)黄绍球副校长
1967年1月~1968年8月
黄老师1956年进入海鹰小学,任教语文,是石榴岗分校的最后一任副校长,据其本人回忆,自己是李毓兰副校长离职后接到任命的,时间大约是1966年下半年,任命后***的***开始,因此没有履行副校长职责即作为走资派被***,几乎被批斗。据当时六年级9届郝育穗回忆,1966年底学校已经停课了。1968年秋季开学海鹰小学合并,黄老师离开海鹰小学,调任到海珠区赤沙小学任革委会主任。
5、第五任领导
张琴
1967~1968.8
1973年湛江十二小学毕业班合影
海鹰革.委.会主任
张老师是普通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没有行政职务,文.革中因“造.反”,成为海鹰最后一任实际负责人。由于文.革学校在1966下半年~1968上半年开始停课两年,1967年小学一年级也没有正式招生(事实上67年一年级也有学生上课,胡士丽老师曾在该班教学。但其他年级均停课),因此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张琴的领导职务。黄绍球、胡士丽老师回忆1968年夏季三校合并,学校名称为红卫八年制学校,每间学校推出一位领导组成学校领导班子,张琴作为海鹰小学领导成为红卫学校副校长。
张琴1971年调任湛江市十二小学任副校长,没有与海鹰,红卫学校任何同事保持联系,幼儿园杨乾冰老师(53年初~70.8)三女儿赵丽娥70~74年就在湛江十二小就读,大女儿赵丽娜是63级学生,在石榴岗海鹰读到***停课时止,杨老师确认张琴在湛江十二小任职。海珠区教育志中没有张琴的记录,红卫小学首任校长是刘智瞻。文.革中海珠区教育局和学校行政瘫痪,估计张琴做为海鹰和红卫小学的负责人并没有正式任命程序,因此没有记录。走.资.派下台后各地成立革委会,由造.反.派领导,因此臆断张琴是由海鹰小学革.委.会主任转任红卫小学副校长。目前居住在沈阳。
张琴目前和女儿在沈阳居住,海鹰幼儿园同学张旌去沈阳时联系她(2018.8),张旌说:她不愿意见面,“张称身体欠佳及家中有事,两次联系她,均未见面,后她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我了解的情况如下:她于61年从老家调至海鹰,因文化不高(小学)逐任两个差生班的生活老师。***期间,出任红卫小学副校长,后随其夫调至湛江十二小学。薛是海鹰最后一任校长。”
湛江海鹰小学
6、湛江海鹰小学首任校长
叶鑫章
1964.9~1965.7
叶鑫章校长***前调回广州任职,六七年湛江海鹰小学***派数人来广州进行操家,理由是叶鑫章是走资派。数周后在上班的路人被抓走。最后定性为叛徒,因解放前在广州作地下工作。后被送去湛江舰队农场劳动改造至七二年底平反,八四年离休。叶校长是海鹰小学一届叶大英、叶剑云,四届叶四珍,十二届叶华英的父亲。
1965年7月17日方希和在湛江小学的毕业证书上,校长是: 叶鑫章(印章)
7、湛江海鹰小学第二任校长
李秀贤
1965.9~1968.7
1965年9月叶校长调走,由副校长升为正校长。1968年7月末因***学校停办而离校。
1)副校长
郝云飞
1964年10月—至1966年8月
证明材料:郝副校长的女儿三届55级学生:柳雅青介绍,她妈妈于1964年10月从榆林港海燕小学调来,担任了副校长。当时的校长是李秀贤、教导主任是林影(由干事提升)、谢玉枫。郝副校长子女3届柳雅青、5届柳亚新、8届柳小广在海鹰就读。
2)副校长
谢一枫
1966.8——1968.8
谢一枫在湛江海鹰小学曾担任过教导主任,在66年8月郝云飞副校长调走后,被提升为副校长至68年8月湛江校撤消,调往地方上某中字任职止。
海鹰小学1954年建校初期,学校名称为“中南海军第一小学”
1955年底更名为“海鹰小学”
海鹰地标:大门口
学校教师许多都是现役军人
7届赖继红清楚的记得在校门口夹道欢迎,新老师穿着军装打着背包排队到学校的情景。
海鹰小学1964年暑假后分为石榴岗分校(石榴岗大院内)和湛江分校(湛江禄塘村,湛江海鹰小学前身是55军幼儿园园址),海鹰小学原址交广州军区后勤部群英小学。
至此海鹰分为两校,64年分别时最后留影,海鹰小学迁出这个校门
海鹰与广州市所有中小学一样,于1967~1968年因***停课,1967年没有招收一年级学生,至1968年暑假后,石榴岗海鹰小学与马榴岗的群英小学,新滘公社的新村新龙小学(新村文.革期间改名为红卫村)在马榴岗15号原海鹰小学校址合併(现在门牌石榴岗路15号),组成新的学校,校名为红卫八年制学校(含初中,***后更名为新村小学)。同时湛江海鹰小学也与当地其他学校合并,至此海鹰小学退出历史舞台。
海鹰地标:大操场
广州(石榴岗分校)海鹰65年第7届毕业班全体名录
班主任陈康年(语文)张多德(算术)马大功(音乐、历史)
六年级毕业班学生47人(女生28人、男生19人)
陈 光. 黄 建. 吴志朝. 韩汉生. 张铁鹰. 常保穗. 叶虎平..刘 立. 梁 凯 .王新华. 钟铁雄. 丁广建. 刘湘春 .胡广泰. 李卫国 .廉华山 .刘福海. 杨昌明. x建军?.李玉敏. 沈都莎 .吴海霞 .田绍菲. 张翠英. 梁燕玲. 武海燕. 黄晓晶 .孙青丽. 邢建广. 赖尽荣. 张环. 王小穗 .张华芳. 麦玉君. 申庆军. 张铁英. 黄江平. 周苏平. 沈小平. 袁小穗.马小静. 陈庆光. 郑南平. 黄惠玲 .王力. 熊丽丽 .朱洁清。
7届其他曾经的老师——林影(语文),陈康年(语文),洪涛(语文),周老师(语文),李慈薇(算术),袁永穆(算术),禤少桃(2班的语文),祝金水, 叶玉凤, 王运清, 杨俊勉。
1964.12.5佛山祖庙 第七届毕业班合影
1966年是最后获得毕业的学生(广州未发现有毕业证书,湛江有毕业证书,见湛江叶鑫章校长介绍)
60级(8届)石榴岗海鹰小学毕业班名单
六(1)班:韩国庆、韩国志、江嘉硕(上学期)、江晓京、李石花、李穗江、李晓刚、连海滨、刘富丽、刘建华、刘平、熊(苏)健儿、罗宗(中)涛、齐建华、阙建华、孙海峡(上学期)、陶政、王建国、王穗明、吴建平、吴穗丽、吴穗秀、肖冀(下学期)、熊连连、阎敏、阎勇、杨惠萍、杨粤东、赵政军、朱亦丽……
石榴岗六(2)班:曹海滨、迟晓春、邓小北、董硕、段李平、方的、冯海茹、桂林瑞(下学期)、郭建一、韩光海、何礼、贺南伟、姜海平、李建华、梁月西、刘新元、刘亚东、马毅、麦建初、宋延京、孙启凯、田敏明、王东平、王建新、王小金、王月江、温瑞江、武海灵、许和平、余琼青、张建文、张铁鹏……
1995年12月出版的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志上介绍1968年以前的海鹰小学校长只有王建功、李玉兰两人,没有注明任职时间,1968.9三校合并后的首任校长是刘智瞻;据黄绍球,胡士丽老师及江嘉硕同学回忆薛敷武校长在1968年离开海鹰小学,在广州郊区(沙河公社)其他小学任职,1983.9~1988.2回到马榴岗新村小学任校长直至退休。1990年新村小学(不含中学部分和幼儿园部分)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1990年海珠区兴隆住宅小区建成,新村小学整体迁入小区配套的校址,再次更名为“兴隆东小学”。之后原校址重新组建了海珠中学,这所学校与海鹰小学没有任何传承关系了。海珠区教育志是在海鹰小学1964年迁离马榴岗31年之后成书,接替的群英小学教育志上完全没有记录,海鹰小学历任校长只有王建功和李玉兰,而且没有时间,因此此书准确性不高,只能参考。
二、海鹰小学教职员工
(一)幼儿园领导及教育员(老师)保育员(生活阿姨)
1. 鲁吟(53年下半年-54年10月,副主任,主任) 2. 雷鸣(53.2~54.8,副主任) 3. 刘琦(53.2~58.9,政治指导员,副主任,主任) 4.李明(54年冬~?副主任) 5. 林如儿(54年-64年当保育员,主任) 6. 吴淑华(53.1-88.7,教育员,主任) 7. 张尚筠 8. 余绍君 9.谢若梅 10.谢升琴 11. 莫冶云 12.白文斌 13.张梅 14.黄平 15.瞿淑忠 16.李文炯 17.刘翠杰 18.周家莲 19.代顺芝 20.胡文静 21.胡敏杰 22.胡金凤 23.李春梅 24.周杏娣 25.肖宝英 26.戚美华 27.李金平 28.韩小娣 29.何绍莲 30.吴显荣 31.范雅丽 32.马佩玉 33.丁金莲 34.范贤元(教育员,88年后曾任支部书记,主任) 35.陈慧敏(53.5~85.6教育员) 36.薛明轩(教育员) 37.张理复 38.杨乾冰(53年初~70.8 教育员,会计) 39.高淑怀 40.杨乾玉(保育员) 41.林品筠(53~59年,教育员,后调小学任语文,班主任) 42.马茂香(教育员) 43.樊澄然(沙面后勤管理) 44.薛靜安 45.郑碧瑶(90年园长) 46.卢玄北(53.1~53.5,保教干事) 47.喻桂训 48.何泽英 49.谢美贤 50. 吴越家 51.李超然(教育员) 52.张宝兰 53.付雄 54.冯雪明 55.秦培英 56.王南萍(教育员) 57.邓惠松 58.罗惠明 59.董同逊 60.蒋乐敏 61.吴玉英 62.冷小梅(幼儿园,小学保育员) 63.周美英(幼儿园,小学保育员) 64.曹竹清(幼儿园,小学保育员) 65.王鲁(保育员) 66.李凤香(幼儿园,小学保育员) 67.侯文英(保育员) 68.郑秀香(幼儿园,小学保育员) 69. 薛明芬(保育员) 70.沈为英 71.刘翠洁 72.陈梦鲜
海鹰地标:亭子山
(二)小学部领导
1 ,李墨林(1952.12~57.7,幼儿园主任,校长) 2,周立青(1955年-64年8月,副校长,正校长,支部书记,党委书记) 3,郭杰(59.1 -63.5副校长)
4,王培德(60~63年 副校长) 5.王建功(61.2~63.12 正校长) 6.薛敷五(59.9~68.8 教导主任,副校长,本校和石榴岗小学正校长) 7.李毓兰(54年8月-66年12月末,本校语文班主任兼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61年以后升任副教导主任,石榴岗小学副校长) 8.黄绍球(56年-68.8 语文老师,石榴岗小学最后一任副校长) 9.叶鑫章(64年-65年 湛江小学首任校长) 10.李秀贤(64年-68年 湛江小学副校长,校长) 11.郝云飞(64.10~66.8,湛江小学副校长)12.雷鸣(54.9~59.8 小学教导主任) 13.王曼馨(54.8~65年后,建校就到校当了教师,后任教导处干事,教务主任) 14.谢一枫(64.9~68.8,湛江小学教导主任兼事务处工作) 15.林影(59年-68.8月,本校语文,算术,湛江校,任教导处干事、教导主任) 16.吴主任(名字不详)(64.9月-66年左右任湛江小学事务处主任) 17.张琴(67.1月-68.8月,石榴岗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66年8月***中成为***派,并成为革命委员会主任,成为石榴岗小学最后的实际负责人)
(三)小学部教师
1.陈凤萍(54.8~59年小学建校后首批从省女师调来的老师任语文班主任) 2.林品筠(53年-59年从地方小学调来任幼儿园教育员,后调到小学任语文兼班主任) 3.谢燡珊(55~58.5从陆军调来有军籍,担任语文兼班主任) 4.胡丽君(55~57年从海军文工团调来有军籍,任语文班主任) 5.王初蓉(54.8月建校后从海军调来有军籍,教语文) 6.胡士丽(59~68年8月本校担任语文兼班主任,68年9月三校合并后又转入红卫小学中学部,直至退休,获得高级教师资格证,是目前知道的在中学退休,且获得高级职称的唯一一位教师) 7.陈康年(语文,后任郊区教育局局长) 8.洪涛(语文) 9.周恩祥(语文) 10.禤少桃(语文) 11.钱淑和(本校,湛江语文) 12.李芸(云)(本校、湛江校的语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 13.祝廷祜(本校,湛江语文,算术) 14.杨学勤(语文班主任) 15.刘文华(语文班主任) 16凌素华(本校湛江校、语文) 17.姜寒坚(湛江校语文) 18.许淑蓉(湛江校语文,算术) 19.刘家凤(湛江校语文兼班主任) 20.陈啟淑(原是保育员后提升湛江校的低年级的语文兼算术班主任) 21.刘尉乔(湛江校的语文,算术) 22.罗理碧(湛江校的语文兼算术) 23.高荣芝(当过教导处干事,后教语文算术) 24.李茨薇(54.8月~68.8至湛江校解散止,她是广东省女师毕业调来的老师,在本校湛江全程算术教学,提供了许多校史材料) 25.麦结芬(54.8~59.8止,始终担任本校的算术教学) 26.林慧梅(54.8~?年,教算术) 27.刘蕰华(54.8~?年,教算术) 28.张多德(算术) 29.袁永穆(算术) 30.熊述彬(本校湛江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历史、思品课) 31.陈家芳(算术) 32.翟汉英(55~58.1,有军籍,曾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兼体育课、语文班主任;之后由于历史原因解除军籍和教师职务,80年代获得平反后恢复军籍按副团级离休,工作单位仍是南海舰队海鹰小学,是海鹰小学教师中唯一一位按现役军人军衔离休的教师)
33.马大功(62~68.8,本校音乐,历史,石榴岗:算术) 34.杨俊勉(56~68.8在本校湛江校曾教体育,美术) 35.邓肖英(54.8~58.5建校时在省女师和李茨薇、麦结芬、陈凤萍一块调来,曾任美术兼低年级体育课) 36祝金水(体育) 37.李鸿标(体育) 38.陈绍伟(美术) 39邓平(1953~68.8,在幼儿园,本校,湛江校音乐课) 40刘瑞珍(语文) 41.余爱友 42.葛国珍 43.陈丽馨 44.何丽梅 45.叶玉凤 46.赵淑明(军籍,少尉)
47.崔杏波 48.王惠(穗)珠 49.陈祖国 50.胡光先 51.叶剑云 52.叶玉凤 53.王运清 54.袁荣淑 55.彭家莲 56.叶大英 57.李秀英 58.张琴(后任革委会主任) 59.戴柳英 60.叶汉光 61.张丽娴 62.张丽娴 63.巫豆粉 64.王建新 65.孙志强 66.张凤英 67.黄丽娜68.李秀曼 69.杨炳珍 70.刁荣芬 71.冯蒲廉 72. 刘惠乔 73.陈绍伟 74.陈启淑 75叶汉光 76.袁洪莲 77.余爱友 78.李秀英 79.冯淑芹(湛江校语文) 80. 李一平 81.冯容芳 。
(四)工会:刘家园
(五)校办
秘书:1.张祤华(56年~?) 2周先兰 会计:1.潘**(湛江校)
(六)医务室人员(卫生所)
1.王平(所长) 2. 郝季英(医生) 3.杨清(护士) 4.陈流波(医生) 5.李雪英(医生) 6.张玉英(医生) 7.赖春兰(护士) 8.孙晶瑶(护士、医生) 9.赵淑贞(护士) 10.蒋丽华(护士) 11.李淑瑶(护士) 12.李国华(护士) 13.梁吉祥(护士) 14.张子君(护士) 15.王?华(护士) 16.曾伟鹏(检验) 17.张淑云(检验) 18.黄延千(药剂) 19.夏慰芝(湛江校的医生) 20.曾汉玲(湛江校药剂) 21.欧阳颜(护士) 22.张永慰(沙面护士)
(七)炊事员:
a.小学:1.老余 2.老罗 3.彭秀芝
b.幼儿园:1.曾三凤 2.付厷 3.老严 4.老吳(有些不知姓名无记录)
(八)门卫:
康老头
因年代久远学校教职员工,难免错计或漏记的还有不少,希望老师同学们原谅,并希望大家给予补充和纠正。
2016.11.12海鹰小学有史以来,首次15届同学欢聚一堂。这是62级同学有生以来首次合影。
《沁园春.海鹰》
——记南海舰队海鹰小学首届校友会
天地苍茫,
海鹰集结,
向南飞翔。
越高山峻岭,
北南海疆,
长空寥廓,
涌向远方。
岁末暖冬,
萌春楚地,
树木葱葱鸟声长。
抬望眼,
看珠江水满,
百舸争航。
沧桑亭子山冈,
忆火炬铁锚军徽镶。
记得旧学伴,
黉宫岁月,
激扬文字,
血气方刚。
世纪相逢,
泪飞互拥,
昔日青丝已变霜。
庆盛世,
校友同举力,
聚会梓桑。
手绘海鹰小学地图
本文多次发表,每次更新资料后都被查封,迫于无奈,更换网站重新发表。下文是第一次发表时读者留言和鼓励。
浏览1881次
赞 评论 转发
何建军和蓝国赞、郭丽峰 培正等18人觉得很赞
涠洲岛老兵:
2017-6-12 20:46
因最近身体和家中琐事缠身,没有太仔细的看,但是整体感觉很好,很全面,很细致,有图,有文字,确实下了不少功夫,省却了我的写作。可以全盘引用,作为海鹰校史关键章节。有时间我会仔细的研究,现在挑出一个错:吴继宇不是三届,海洋是三届。我是53年的沙面中班,54年中南海军子弟小学的大班,即马榴岗的海鹰。
涠洲岛老兵:
2017-6-12 20:54
林影老师,没有六,是我的六年级语文老师。老师尽量不要遗漏,哪怕就一个名,以示怀念。
涠洲岛老兵:
2017-6-12 21:07
可惜我太远,如果能在一起讨论,是最好不过的。找几个热心的同学,如郭华南,王广益,,,记忆力特别佳的,如梁琳莉,,你认识和联系的同学多,我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北方,感觉没有人商量,脑筋越来越木。如果能坐在一起共同讨论是最理想的。你先考虑一下人选,各届都有最好。我转了此文,但也设置了权限,现在不易先公开。如果公开了,会上网的看了也就是那么回事了。没有成书前保密还是要的。
本地鱼仔 回复 涠洲岛老兵: 我只是给您和翟老师看,最后署名是我和翟老师,他说要补充材料,我在等他的资料。我已经联系了马大功,他确认李毓兰最后是幼儿园副园长兼财务。
何建军:
2017-6-25 7:01
搞出如此巨篇,都是历史有心人!
好兵帅克:
2017-6-28 7:09
我已转同学李珠江,此文可载入史册大拇指朝上
本地鱼仔 回复 好兵帅克: 谢谢大哥握手
黄浩:
2017-7-7 21:51
珍贵的史料,母校的荣耀!
本地鱼仔 回复 黄浩: 太难了,寻找资料犹如大海捞针一般
黄浩 回复 本地鱼仔: 记得我们去年在江边散步,难得听到你谈到了在培正中学毕业四十多年来一些经历,收集资料和组织海鹰小学校友活动曲折过程,努力参加学历学习,提高写作水平的艰辛和喜悦……可能与你在中小学时候的表现,是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变微笑
本地鱼仔 回复 黄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有的波澜壮阔,有的平淡无奇,现在我们有资格回望过去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喜悦还是沮丧都过去了,将走过的足迹拓印下来,不至于被历史掩埋,这就是我的心愿。
邓邑娟:
2月26日
强
1
公主李小红5:
2月27日
写的非常好大拇指朝上有历史纪念意义!给海鹰人点赞大拇指朝上拍手
浏览232次
赞 评论 转发
何建军和涠洲岛老兵、梁锡祺等7人觉得很赞
1人转发了
涠洲岛老兵:
2018-9-14 20:08
小江:首先对你的敬业精神表示钦佩!你是我遇到的最为负责的同学!为了”海鹰“小学历史的准确性,你投入时间精力,反复修改,功不可没。可惜因为发行仓促,不能收集进入“回望海鹰”中,只能有待于再版了。梁曲民原来也是我一班的,后留级,他父亲母亲我们是老邻居很熟。刘琦老师也在石榴岗北区住过,也是邻居。冷小梅阿姨我上大班她就带我们,一年级时候也是她,她是我记忆深刻的阿姨。文章中很多内容重复,希删除。
本地鱼仔 回复 涠洲岛老兵: 谢谢大哥鼓励,对海鹰的寻觅其实就是一个寻根之旅。人都是有根的,海鹰是心中抹不去的记忆,我就是要将这个记忆,以文字的方式保留下来,流传下去,这是对我们大家儿童时代的怀念
本地鱼仔 回复 涠洲岛老兵: 文章更改后会被网警关注,不敢再次修改了
涠洲岛老兵 回复 涠洲岛老兵: 只要是历史,没有反对党和国家的话语,没有理由被禁止,历史要求真实,所以多次修改也属正常强。
五届齐小平学长:读江嘉昕《记忆海鹰13 — 南舰海鹰小学校史寻踪》有感
《一剪梅·昨夜秋意依稀浓》
齐小平 10/7/2019 洛杉矶
昨夜秋意依稀浓,
披衣御寒,独坐对空。
万籁寂中读友文,
情漫绪绵,叹锁双瞳。
人生易老天不匆,
纯淳少年,岁月青葱。
风尘一路风和月,
天南地北,相念相衷。
本地魚仔